栏目导航
校内各单位:
“京津沪渝法治论坛”是由中国法学会指导,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直辖市法学会共同主办的区域法治论坛。第十三届论坛由北京市法学会承办,按照中国法学会有关要求和第十三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组委会第一次会议精神,拟于2024年9月在北京举办论坛活动。根据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征集第十三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渝会字〔2024〕10号)精神,现就论文征集工作通知如下:
一、主题和分论题
(一)主题
中国式现代化前沿法治问题研究
(二)分论题
1.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与超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
2.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3.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法治保障
4.涉外法治建设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5.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6.证券、金融、房地产相关领域风险法律防范
7.科技创新领域法治建设
8.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
9.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法治保障
二、征文要求
(一)征文时间
截稿时间为2024年6月23日,逾期不再受理。
(二)论文要求
1.论文应紧扣论坛主题和分论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研究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政法工作等方面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
2.论文要求未公开发表并严禁一稿多投。
3.每篇论文字数严格控制在8000-10000字。
4.论文体例格式须参照《法学杂志》编辑规范要求进行排版。在论文标题之后、正文之前,注明作者姓名和单位,并在文末用括号注明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单位、职务职称、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邮寄地址等)。正文前要有300字左右的摘要和3-5个关键词。正文用宋体小四号 Word 文本;标题层次为“一”“(二)”“3”“(4)”规则进行排列;注释采用脚注,以“①②③……”标注;参考文献置于文末,以“[1][2][3]……”标注。
5.论文需经“学术不端检测”,“查重率”应在30%以内。
三、论文评奖
(一)奖项设置
本届论坛获奖论文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四个奖项,共评选获奖论文96篇,原则上,同一作者在论坛中只能获奖一篇。
(二)评优标准
优秀论文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问题为导向,紧盯区域热点,突出实践特色,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本研究领域有一定创新,对解决学术问题或实践问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奖励方式
本届论坛将为获奖论文作者和优秀组织单位颁发表彰决定和获奖证书。表彰决定以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法学会文件印发,获奖证书加盖四市法学会印章。
四、成果转化
1.论坛获奖论文将由北京市法学会择优推荐至《法学杂志》《天津法学》《东方法学》《上海法学研究》《重庆法学》刊发,并对有价值的观点摘要编发《首都法治要报》。
2.论坛结束后,北京市法学会将负责撰写论坛综述,报送中国法学会、论坛各主办市法学会,供领导决策参考。
五、论文报送
请于2024年6月23 日前,以电子邮件形式将论文和登记表(Excel表格)一并报送至报送至党委宣传部邮箱dwxcb@cqwu.edu.cn,投稿标题统一为:第十三届京津沪渝论坛+作者姓名+论文题目。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郑慧颖 49891720
电子邮箱:dwxcb@cqwu.edu.cn
党委宣传部
2024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