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通知公告

关于做好2023年度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 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6-25 11:20 来源:教务处 点击率:

全球十大赌场排名教务处

 

 

 

院教〔2023〕71号

 


关于做好2023年度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

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

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全球十大赌场排名榜开展2023年高校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精神,扎实推进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学校决定组织开展2023年度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定范围

我校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的本科层次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通识课等独立设置的本科理论课程、实验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和来华留学英语授课课程等。

二、认定类型

(一)线上一流课程。市内高校在“重庆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等公开课程平台面向高校和社会学习者开放的本科层次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不具备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特性的课程、无完整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在线课程等,不在认定范围。

(二)线下一流课程。以面授为主的课程,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重塑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打破课堂沉默状态,焕发课堂生机活力,较好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主战场作用。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基于慕课、专属在线课程(SPOC)或其他在线课程,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工具,结合本校实际对校内课程进行改造,安排20%—50%的教学时间实施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打造在线课程与本校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课程。

(四)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建设的实践课程。课程应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非实习、实训课程,配备理论指导教师,具有稳定的实践基地,保证课程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学生有70%以上学时深入基层。

(五)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着力解决真实实验条件不具备或实际运行困难,涉及高危或极端环境,高成本、高消耗、不可逆操作、大型综合训练等问题,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研发原理准确、内容紧凑、时长合理、难度适宜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认定范围参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建设指南(2020年版)》内容,并满足以下基本条件:申报项目是高校开展实验教学的基本单元,符合实验教学培养目标,纳入本专业教学计划,不少于2个课时,且教学效果优良、开放共享有效的实验教学课程,同时具有可追溯的学生在线学习记录,并与“重庆高校虚拟仿真实验(实训)教学项目共享平台”(********)完成数据对接(相关要求可登录该平台首页下载)。

(六)来华留学英语授课一流课程。面向来华留学生或同时面向我国学生开设的全英语授课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或中国文化类课程(不含短期培训项目和游学项目等课程)。课程应有相关全英文授课专业作为支撑,在我市高校来华留学教育课程建设中具有典型和示范意义,并承诺入选后将持续改进。已入选教育部全国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及重庆市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的,不在认定范围内。本类课程无推荐限额。

三、申报要求

截至2023年8月底,课程至少经过一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取得实质性改革成效,在同类课程中具有鲜明特色、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承诺入选后将持续改进。申报课程满足对应认定类型基本形态和要求的同时,还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课程负责人及团队。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须为申报高校正式聘用的在岗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高。团队主要成员一般为近4年内讲授该课程教师,师德师风良好,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积极投入课程教学改革。参与申报课程的所有团队成员均需由其所在学校(或工作单位)校级党委或相当级别党组织出具的政治审查意见。

(二)课程目标及定位。课程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注重提升课程的高阶性、突出课程的创新性、增加课程的挑战度,契合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等综合能力养成要求。

(三)课程设计及内容。课程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组织新模式,根据教学需要,积极开展课程内容重构,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课程内容体现前沿性与时代性要求,反映学科专业、行业先进的核心理论和成果,聚焦“四新”建设。无危害国家安全、涉密及其他不适宜传播的内容,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内容。线上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线上资源需符合国家、重庆市在线课程资源建设相关标准。

(四)教学活动及效果。课程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创新教与学模式,因材施教,强化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加强研究型、项目式、实践式学习,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响应度高,能有效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和自主式与协作式学习,教学反馈及时,教学效果显著。

(五)课程评价与平台支撑。教师备课要求明确,学生学习管理严格。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等采用多元化考核评价,过程可回溯,诊断改进积极有效,教学过程材料完整,可借鉴可监督。课程使用的信息化平台安全稳定畅通,在线教学支持服务高效。线上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线上教学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流程,配有专业人员进行审查管理,确保课程的内容规范及技术水平。

四、工作安排

(一)申报推荐

在2023年课程申报推荐时,同一教师最多参与2门课程申报,其中担任课程负责人限1门。一流专业、“四新”关键领域核心课程和新型数字化课程优先推荐。各学院结合实际,积极组织本院对课程进行遴选。

根据《重庆市进一步促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十条激励措施(试行)》(渝教高发〔2021〕12号)国赛金奖、银奖获奖项目所依托的课程直接认定为市级一流课程社会实践类),立项课程限1门。

(二)资格审查

课程申报教师及所在学院应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知识产权等问题负责。学校将对申报材料进行资格审查,主要审查申报课程是否符合申报要求、申报材料是否完整规范等。未通过资格审查的课程不进入评审程序。

(三)应用推广

认定为“重庆市高校一流本科课程”的课程,自公布之日起,应按照各类课程要求开放共享和持续建设不少于5年。重庆市教委通过使用评价、定期检查等方式对课程建设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和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课程,将取消重庆市高校一流本科课程资格。

(四)申报时间节点与工作安排

1.各二级学院必须对拟申报课程组织打磨工作,并于6月28日上午12:00前,提交重庆市高校一流本科课程申报汇总表(附件1)、重庆市高校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电子版(附件2)。教务处根据申报情况,组织开展第一轮评选工作。

2.请各二级学院和拟推荐课程负责人根据第一轮评选结果,精心打磨课程申报书,提升申报书质量。91日再次提交申报书电子版,教务处于91日至95组织第二轮遴选、确定推荐名单。9月6日至924各推荐课程负责人根据相关要求完善视频课程录制以及相关材料。

3.2023年9月22日,学院提交重庆市高校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附件2)以及重庆市高校一流本科课程申报备案表(附件3)的纸质版(一式两份)和电子版教务处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全球十大赌场排名榜开展2023年高校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对推荐课程教师申报资格、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知识产权等问题进行全面审查并公示

4.2023年9月25日,各推荐课程负责人通过“重庆高等教育项目申报认定系统”(********)在线提交课程申报材料电子档,教务处审核并报送重庆市教委,完成2023年度市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环节。

五、其他

请学院和课程申报负责人按照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申报时间节点与工作安排提交材料,材料发送邮箱:1063478132@qq.com,纸质版材料完善公章和签字手续后,提交到恪勤楼217。其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申报相关材料电子版发送至843763110@qq.com,纸质版材料完善公章和签字手续后,提交到恪勤楼215。

联系人:胡靖,王明振,李庆华

联系电话:49891737(教研科)、49891937(实践科)

特此通知

附件:1.重庆市高校一流本科课程推荐汇总表(2023年)

2.2023年高校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模板)

3.重庆市高校一流本科课程申报备案表

                                           教务处

     2023年6月20日


71.zip